硬式內鏡手術器械與普通手術器械相比,管腔長而細、結構復雜。其結構特點給清洗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清洗滅菌不徹底是導致患者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內鏡器械清潔消毒滅菌工作不到位,影響醫療質量和患者的醫療安全。
一、內鏡清洗工作站清洗的目的
1、去除器械表面的有機物或無機物:血液、體液、組織物、銹漬、碘漬等,防止形成生物膜,降低生物危害。
2、有效的徹底清洗是保證內鏡消毒滅菌成功的前提與關鍵。
二、清洗的難點
1、自身特點
硬式內鏡價格昂貴,不輕易更換,操作不當易造成折損,因此對操作人員和清洗保養的要求很高。自身結構復雜,構造精密,存在較多的管腔、關節、齒紋,加大了清洗難度。
2、人為因素
是否是專業人員負責清洗保管,清洗操作是否熟練,從事硬式內鏡清洗消毒及滅菌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硬式內鏡清洗消毒及滅菌知識,例如:硬式內鏡的種類、結構、拆洗方式及維護保養、清洗流程和質量控制方法、消毒與滅菌方法及技術操作、效果監測方法及要求、個人防護等。
3、清洗流程不規范
器械的清潔質量直接影響滅菌的效果。不規范的清洗流程易影響清洗質量,從而造成滅菌失敗。
4、缺乏完整的清洗監測
不完整的清洗監測無法確定內鏡清洗度是否達到了清洗質量的標準。
三、生物膜形成原因與存在危害
生物膜是緊密黏附于(復用醫療器械表面)并且難以去除的,細菌團塊與細胞外基質的復合體。通俗地說,生物膜是由細菌在其分泌的粘液(粘多糖)內形成的結構。包裹著細菌的生物膜為細菌提供了保護,使得后者很難被清除。
只要是存在非滅菌水的場所都有可能形成生物膜。那些有非滅菌水附著的表面,包括外來器械的縫隙、內鏡的管腔以及各種植入物都是生物膜滋生的場所。
從清洗的視角來看,生物膜像芽孢一樣對常規的殺菌清洗去除機制有著頑強的抗性。生物膜的出現使慎重選擇清洗劑以抑制生物膜的滋生顯得更加重要。
從滅菌視角的來看,當器械的及時處理(指使用后即進行)囿于條件而不可行時,生物膜就有可能開始形成了。滅菌工作人員如今面臨著時間緊、工作量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器械處理的及時性往往得不到保證。對于不能很好地監測清洗環節的醫療單位而言,器械處理中出現紕漏而錯過某些環節是很有可能的。
存在危害
1、影響滅菌因子穿透。
2、降低化學滅菌劑的活性。
3、嚴重影響有效的清洗流程。
4、腐蝕器械,影響器械性能與使用壽命。
四、清洗監測解決方案
1、專人專洗專管與定期開展培訓
由具備硬式內鏡清洗消毒及滅菌知識的專業人員負責清洗保養,則會減少因清洗操作不規范導致內鏡損壞。再加上定期的安排廠家或者資深專業人員開展針對性的知識培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升了工作人員對硬式內鏡的認識。
《醫院硬式內鏡清洗消毒與滅菌技術規范》(2019年版)規范文件中 5人員要求 給出了相關要求。
2、遵循《硬式內鏡清洗消毒與滅菌技術規范》
未達到清潔質量標準的器械滅菌,難以保證滅菌效果。硬式內鏡由于功能、結構都相對于普通器械復雜,有較多的細小關節、齒紋等結構,還有很多的細長管腔部件,相關手術時間較長、出血量較大;所以清洗難度較普通器械大很多。因此,只有標準、完整的清洗流程才能保證硬式內鏡的清洗質量。
3、善用生物膜特效清洗劑
長期清洗不徹底,細菌就有可能在其縫隙或表面不平處粘附形成微生物菌落,使細胞外多聚物基質包裹形成生物膜,導致消毒滅菌失敗。
4、借助質控工具監測清洗效果
完整的清洗質控監測對硬式內鏡的清洗效果起到評估作用。借助電子放大鏡與鏡片檢測儀可以監測內鏡的清潔度是否達到清洗質量標準,確認其性能是否完好。